《中层危机》学习笔记

JamesZhou [爱学习]

2009-12-17 01:33

第一单元:中层的定义与定位

1、中层管理者的作用

(1)中层不只是执行高层所交办的事。

(2)中层不只是推动基层所希望的事。

2、中层管理者的济济与平庸

(1)要能为高层办事,中层就必须具备监督能力。

(2)要能作基层表率,中层就必须具备应有的指导能力。

(3)中层管理者要具备的三个条件:凝聚力、亲和力、创造力。

3、中层管理者的竞争与淘汰

(1)误区一:我们都认为,做过副经理,再上去就是经理。

(2)误区二:我们都担心,拿掉一个部门经理,就没有适当的人可以填补。

4、中层管理者的扶植

(1)误区一:很多人都觉得,要做管理干部就要自己努力。

(2)误区二:很多人都觉得,一个人正因为具备做管理干部的条件才坐到那个位子的。

第二单元:中层的观察与期许

1、对高层指令或要求的传达

(1)第一部分:高层到中层。

① 让上司知道你对问题了解的正确性和程度。

② 让上司重新考虑这个指令或要求的可行性。

③ 让上司同意你所需要的资源和支持,包括执行时间。

④ 工具:指令接受报告。

(2)第二部分:中层到基层。

① 用上述的 ① 反问下属。

② 借脑力激荡或内部沟通去确定上述的 ②。

③ 把上述的 ③ 做成执行步骤,指导下属完成,并按时查报。

④ 工具:指令传达文件(作为接受报告的附件)。

2、对企业供应链的支持责任

(1)第一部分:高层 / 中层之间。

① 理清在供应链中,你这个部门的作用、职责与权力。

② 对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或枝节,你可以自主处理的权限与范围。

③ 你向上司汇报状况的有效方式或途径。

④ 工具:中层岗位规范。

(2)第二部分:平行中层之间。

① 确认你与其他部门的分工, 有无重叠或空白的地方。

② 从上一个程序(步骤)过来,再向下一个程序(步骤)过去,有无脱钩的可能。

③ 随时提醒其他平行部门“未按时送到”或“已经转送过去”的工作。

④ 工具:工作指令(Job Order)。

(3)第三部分:中层 / 基层之间。

① 针对上述的 ① ,对各个下属做任务与权力分配。

② 要求下属在任务启动前,说明上述的 ② 。

③ 如同上述的 ③,告诉下属怎样可以最快地找到你,即使半夜。

④ 工具:基层岗位规范。

3、对自己与下属能力 / 条件的提升

(1)第一部分:从高层看中层。

① 业务或工作项目出现问题/缺失/瓶颈/错误,就是“必备能力不足”的现象。

② 分析中层能力不足的类型。

③ 对不足的能力采取辅导措施。

④ 工具:中层缺失记录。

(2)第二部分:中层 / 基层之间。

① 按上述的 ① ,统计分析基层人员出状况的次数与严重程度。

② 依上述的 ②,决定基层人员的留任 / 再教育 / 调职 / 待岗 。

③ 如同上述的 ③,对能力不足的基层人员施以辅导。

④ 工具:基层缺失记录。

4、公司危机反映出中层危机

(1)第一种危机:公司的核心人员逐渐离职。

① 工具:地雷拆除方案。

(2)第二种危机:公司的基本客户突然减少。

(3)第三种危机:公司的运营成本不断升高。

(4)第四种危机: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持续下滑。

(5)第五种危机:公司扩张后的人员 / 产销 / 物流 / 资金无法管理。

(6)第六种危机:供应链断裂。

第三单元:中层缺人的时机、类型与困扰。

1、中层缺人的阶段性和时机性

(1)创业开拓阶段缺少“销售 / 业务规划”人才。

① 工具:干部评量表。

(2)起飞成长阶段缺少“内部控制 / 标准化作业 / 服务增值”人才。

(3)稳定发展阶段缺少“创新 / 突破 / 整合资源”人才。

(4)衰退变革阶段缺少“流程再造 / 企业重组”人才。

2、中层缺人的类型差异

(1)跨国公司需要“中外嫁接”人才。

(2)国企或政府持股企业需要“国际化落地”人才。

(3)民营与家族企业需要“手腕强劲的开拓型”人才。

(4)新兴行业需要“蓝海弄潮儿”人才。

(5)传统行业需要“红海细分”人才。

(6)中外合资企业(包括港澳台)需要“平衡发展的操盘手”人才。

评论

您必须先 登录才能添加评论.